
南北青山遙攜手,滾滾湟流起春潮。
樂都雄踞河湟,扼守甘青要道,是絲綢南路青海道重要地理和文化節點,歷史上曾上演過一幕幕風云變幻大劇,文化燦爛輝煌,人文積淀深厚。在一輩輩代表性文化人物的引領與推動下,尊師重教、崇文尚禮逐漸蔚然成風,由此奠定了樂都文化的久遠淵源和深厚基礎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歷屆政府著力文化建設,“北山賽馬、南山射箭”成為極具品牌效應的群眾文化,文學創作日趨活躍,“青海文化大縣”的美名廣為流傳。本世紀初,樂都成立文聯,創辦《柳灣》文學季刊,文藝組織和文藝陣地,猶如兩團溫暖光芒灑向文藝界。光芒所及,廣大文學愛好者創作熱情被激活、才華得以觸發,新人新作漸次涌現。新時代的樂都實現了由縣改區的歷史性跨越,區委、區政府將文化建設始終置于重要發展地位,給予強力領導和有力扶持。在美好傳統孕育的相互砥礪、相互學習、團結和諧、積極向上的創作氛圍中,新生創作力量不斷加入,全區作家隊伍陣容日益壯大,創作中比學趕超之勢愈加明顯。涓滴泉溪積為靜水深流,盛放之花匯成滿目春色,文學園地迎來了碩果垂枝、清香漫溢的收獲時節。
既是收獲,就有必要回顧與總結?;仡櫴菫榱苏雇奥?,總結是為了更好發展。
擺在我案頭的五卷本“樂都文學叢書”,是一套涵蓋小說、散文、詩歌、紀實文學、評論各文學體裁的作品集。作者眾多、內容豐富、風格多樣,比較全面地呈現了樂都文學的創作隊伍結構狀況與優秀作品風貌??梢哉f,這是樂都文學品類齊全、精挑細選、分量重、成色足的收成,是區委宣傳部、區文聯、區作協獻給新時代新征程的深情頌歌,對回顧全區文學發展脈絡、激勵廣大作家投入新時代文學創作,其引領意義和傳播價值自不必細說。
每一次收獲都是一個新的起點。
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中強調指出:“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,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,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,要靜下心來、精益求精搞創作,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。”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,衡量一個地區的文藝成績最終也要看作品。樂都區曾是脫貧攻堅主戰場,當前正全力推進經濟繁榮、創新興業、品質宜居、綠色秀美、和諧善治、勤政務實“六區”建設,全區上下踔厲奮發、篤行不怠,共同書寫了樂都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,新時代的歷史大劇正在這片背負榮光、承載夢想的土地澎湃上演。時代召喚文藝工作者從新時代的重大成就和偉大變革中萃取題材、提煉主題,為人民抒寫,為人民抒懷,為人民抒情。
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。愿我們載夢前行,永不停步。堅信下一個收獲就在不遠的前方!
是為序。